谈谈谱牒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文化的解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它包括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里所谈的谱牒文化,其也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与中华民族文化有着紧密联系,也是民族精神的根基与资源,是中华民族历史文脉和文化底蕴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谱牒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础
孙中生先生说:“中华民族由宗族的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才有的良好传统观念,应妥加运用”,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毛泽东曾经指出:“搜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
周恩来也说过:“一个爱祖国的人没有一个不爱家的。爱家、受家乡是爱国的起点。只有了解乡情,懂得国情的人,才能真正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江泽民在参观上海图书馆谱牒研究中心时强调:“族谱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收集、研究族谱,有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中华文化的传播,研究家谱可增强民族凝聚力”。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家谱学是一个分支。家谱具有独特的学术资料价值,它往往保留了正史、方志以外的珍贵史料,涉及人口学会、社会学、经济学等现代学科,可以弥补历史资料的不足。通过查阅本地的宗谱资料,不但可以使我们加深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史的了解,而且也可以加深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在当今社会,不管是做一名普通市民,还是要当一名称职的国家公务员,无论是自觉践行胡锦涛同志提出牢固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还是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做一名“四有”社会主义公民,都应有爱国、爱族、爱家的思想和行为。宗族是民族团结的基础,应该为宗族正名。我们首先要爱家,其次要爱族,包括宗族、民族。爱家才能爱族,爱族才会爱国。有国才有族,有族才有家。现代文明富强的祖国,是由56个兄弟民族以及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造就。当然,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也蕴涵着我们优秀的姓氏文化,所以说,谱牒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基础。
二、研究宗谱也是一项考古活动
根据三门县文史资料,有宗谱记载迁入三门最早的是马天隽,为避秦坑儒之祸,徙居章安,马生鸾转迁邵家乡璜山,迄今已有2200余年,也是迁入三门最早的汉族。在晋、隋、唐三朝迁入三门的始祖有梅、曹等32姓。北宋时迁入三门的有7姓。南宋时迁入三门的有25姓。后迁入的有元朝16姓,明朝30姓,清朝10姓。迁入三门的始祖共有122姓,其中从北方直接迁入9姓,从北方迁至浙江各县再转迁到三门的有90姓,从北方迁至福建再转迁三门的有20姓,从江南其他各省迁入三门的有3姓。海游章氏也是在南宋时由福建浦城转迁而来的。南迁汉人所带来的儒家伦理观念与越人的血亲观念相融合,刺激了大家族观念的发展。三门湾文化区聚族而居,代代相传,蕃衍不息,形成习俗。三门县地名带有姓氏的有186个村,占自然村总数815个的22.8%。同姓聚居或几姓合居较多,各姓杂居较少。
宗谱较为详细的记载了宗族世系的源流、动迁、定居及人物社会活动等,涉及的范围很广,蕴藏着大量的文化资料。在三门现存的宗谱中,有南宋理学家朱熹和南宋丞相文天祥为亭林鲍氏家谱作序,明开国翊运文臣刘基为邬林田林氏和小横渡唐家宗谱作序。这些谱序曾被编纂《全宋文》、《全明文》的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龚剑锋先生称为“这是对中华学术文化研究工作的一大贡献,其意义似同考古发掘一样重大”。
海游章氏的祖庭和桑梓之地,福建省浦城县的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和宣传、统战、文化、旅游等部门都十分重视对章氏文化的研究工作,2006年5月,浦城县政协主席刘水金在章仔钧练夫人研究会理事会暨第二次宗亲联谊大会的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唐末章仔钧、练夫人名垂青史,章氏祖先创造了灿烂的章氏文化。浦城现存的白羊坟、章仔钧墓、南峰寺功德院、练村古井等古迹,以及章氏著作、章氏谱牒等都无不闪烁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光彩。他还提出要让章氏文化在中华文化史册中大放光彩,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三、家谱可为寻根认祖海外联谊牵线搭桥
家谱为“寻根认祖”提供了信息资料,它是一个海内外炎黄子孙联谊的桥梁纽带,对促进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增多,海外中华后裔寻根问祖之风越来越盛,不但推动了台海两岸关系的改善,而且也可以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研究家谱、研究章氏文化,有利于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近年来,已知浙江湖州荻溪章氏接待了瑞典王子罗伯特?章的寻根;韩国釜山市的章濟赫通过来信问祖,之后又来到中国寻根,确认是江西修水坑口南宋右丞相章鑑的后裔,祖根也在福建浦城,于是,2008年3月,由30多名章氏后裔组成的韩国居昌章氏大宗会中国先祖躇迹地访问团,到浦城祭祖。
海外侨胞、港澳同胞都有同乡会、宗亲会等组织,据了解台湾同胞的祖先96%来自祖国内地,他们思亲归祖之心特别强烈。2006年4月19日上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携家人到祖籍地福建省漳州龙海市马崎村祭祖并祭扫祖墓,与宗亲们在宗祠内拉家常,为宗祠题词“明心见性,垂教后嗣,积善福世,上继祖德”。连战还说人亲不如土亲,我们根同宗,血同源,命运相同,整个民族有希望,我们就有希望,缅怀列祖列宗坚忍不拔的精神,我们不仅要慎终追远,更要发扬光大。
![]()
关于我们 | 招商合作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合作伙伴 | 付款方式 | 网站版权及免责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