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研究
联系人: 庐江县民俗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 13856509078
联系QQ: 627593227
电 话: 0551-87339789
标 题
漫话起名习俗
来源:庐江民俗文化网    发布时间:2017-11-19

  

漫话起名习俗

白启才

我国古代是先有姓氏而后有名,姓名是代表人的符号,是人们彼此区别和联系的记号。三代(夏商周)以后,逐步由姓名发展到有字和别号,代代相传,直至今天。不过当今绝大多数人就只有姓名,不再有字和别号了。当然还有少数中老年文化人仍有字和别号的存在。

一个人既有姓名,就必然涉及到起名。而起名的学问和习俗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里,仅就起名的传统习俗,主要介绍几点。

一、起乳名的习俗

乳名,也叫小名,是小孩出生后至入学之前,家人和亲友对其爱称。起乳名的习俗,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起贱名。即以地位低下的人和一些动物与实物的名称给孩子起名。如:花子、叫花(乞丐)、闩子、铁蛋、狗屎、小虎、四猴、老鼠等。起这类贱名的原因,与封建迷信有关,一些迷信鬼神的人认为,人的生灾害病是因鬼怪作祟,而且鬼怪缠扰的人都是它所喜欢的名称。如果给孩子起个丑陋的贱名,让鬼怪厌恶就会远离他,这样孩子就会避免灾害,易长易大。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科学知识的普及,这种给孩子起贱名的陋习,已基本消除了。

2、按孩子出生的顺序数,前冠“小”后带“子”作乳名。如小一子、小二子……

3、按男女孩子的出生顺序数,数序后带“伢子”或“丫头”作乳名。如称“大伢子”、“二丫头”或“大丫头”、“二伢子”。

4、用起好名字的末一字冠“小”字作乳名。如呼“春玲”为“小玲”、呼“英杰”为“小杰”等。

5、用起好名字的末一字重复叠呼作乳名。如“李迎春”就称“春春”。也有用叠字起名的,家人或亲友呼孩子就不带姓,直接喊叠字名,也可说是乳名。

6、用起好的名字末一字带“子”称呼作乳名。如孩子的名字叫“张健强”,就呼“强子”,余类推。

7、用起好的名字末一字带“宝子”呼为乳为。如孩子的名字叫“邢桂香”,就叫“香宝子”,孩子叫“孔世雄”,就叫他“雄宝子”。

二、起学名的习俗

如前所述,孩子生后至入学之前这段时间,家人或亲友呼喊的是其乳名,到了入学时就得定名了。除出生后即已起名而不再冠带“小”、“子”、“宝子”之类的字词外,凡呼贱名的都要起个学名,学名俗称大名。由于学名多数是按宗谱上的辈份字起的,所以又称谱名。我国的传统,每个家族的宗谱上,都有一个字辈谱。这种字辈谱通常是一段诗文。如山东曲阜孔府的字辈谱:“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伟继广,照宪庆繁祥,令德惟垂佑,钦绍念显扬”。取谱名有一定的规矩,最重要的一条是按辈分用字。一个谱名在结构上分为三个部分,即姓+字辈+名。如张姓克字辈的男孩,起名为张克俭,这里“张”是姓,“克”是字辈,“俭”是名。我国传统习俗,起谱名的都按父族宗谱上的字辈,当然这是受封建时期男尊女卑的陋习影响。新中国提倡男女平等,孩子起名也有了随母姓的趋势了。

以谱名作为学名和本名的为数不少,但也有在谱名之外另取学名和本名的。其原因大都是家长或教师认为原来的谱名不合适而另立新意取新名,也有的家长偏信算命先生的说法,命里缺水或是缺木、缺土等,因而改名加以补救的。还有一些家长从意象方面考虑给孩子命名,其思路不外乎包含对孩子的希望、追求和祝愿。取法上或直示,或蕴藉,或以其他事物寄托新意。如冯骥才,“骥才”,千里马之才,希望成为世上少有之才,再联系“冯”姓,“冯”拆开是二马,与名字意义紧密相连。又如魏兴邦,“邦”是国家,“兴邦”即振兴国家。再如,黎自明,“自明”,即对有关事情自己很了解并有自知之明之意,取希望聪明的意思;张承福,“承福”,是承受福分的意思,“张”含开张或张开的意思,联系姓与名即张开承受幸福的美景之意。一些文化素质高的父母为给孩子起个理想的名字,希望将好的立意寄寓到名字上,往往从山川湖海、天地日月、道德规范、成语典故、数理运势以及姓氏拆合组名诸多方面考虑,起出不同类型的典雅而有深意的名字。如许如清,文学型兼有趣味。双向行文,正读,赞许这么清澈;倒读,赞叹清澈如此,三字形体,结构良好;李华天,三美型兼文学型。音美,读音响亮,尾音清爽,声调起伏变化。义美,李花满天,照亮乾坤。形美,结构好;孔石泉,文学型。泉水生于石洞之中,三者关系幽深,泉源莫测,三象组合法起名,三者关系微妙,富于趣味;计有功,文学型。巧计立奇功,智慧显神通,突出计谋的功能与价值,巧用姓氏;朱蕴山,文学型兼三美型。宝珠蕴藏在深山之中。比喻群众中蕴藏着优秀人才。委婉、含蓄,语言字形均好。此外,有合父母二姓为名的,如文章、马林、安康等。有按孩子出生地起名的,如沪生、湘生、渝生、桂生、庐生等。有以孩子出生月份或季节起名的,如菊香、腊梅、桂华、荷生等。也还有随意巧合而起名的,如孩子出生时,其祖父或祖母六十一岁,就给孩子起名六一;孩子出生前,其祖父母或父母梦到什么,即以梦中事物起名,如梦龙、飞马、凤梧等等,不一而足,这里就不多举了。

三、起字、号的习俗

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据本名涵义另立别名称字。《礼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礼·礼弓》上:“幼名,冠字……周道也”。疏:“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字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与名为表里,故又称“表字”。如三国的刘备,字玄德,意为玄德俱备;关羽,字云长,意为羽者云之长;张飞,字翼德,意为飞翼之德;唐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意为居易而乐天。名与字在意思上都体现互补作用。至于“号”,是一种别字。《周礼·春官·大祝》:“辨六号”注:“号谓尊其名,更为美称焉”。可见,人之别字亦曰号。如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故陶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唐诗人李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杜甫,字子美,自称杜陵布衣,又称少陵野老;白居易,字乐天,自号醉吟先生,又称香山居士。庐江的同光体诗人陈诗,字子言,号鹤紫山人;还有已故诗人陈克超,字百一,晚年自号愚溪叟。直至今天,还有很多文人雅士,姓名之外,兼有字和别号、笔名等。

[1] [2] 下一页

关于我们 | 招商合作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合作伙伴 | 付款方式 | 网站版权及免责申明
皖ICP备15000327号-1 网络实名:庐江民俗文化研究会 庐江民俗文化网 版权所有 皖公网安备34012402000371号
联系人: 庐江民俗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 13856509078 邮箱: ljmsw@163.com 技术支持:魅力庐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