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俚语
联系人: 庐江县民俗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 13856509078
联系QQ: 627593227
电 话: 0551-87339789
标 题
庐南俗语举要
来源:庐江民俗文化网    发布时间:2016-09-06

 

庐南俗语举要

李永龙

俗语是汉语口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通俗并广泛流行、简练而形象化等特点。近年来,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人员流动的频繁,有些俗语已在年轻人群中逐渐消失,本文仍列举部分俗语旨在揭示本地俗语的一些语言现象和地方语言特色,以利于人们从中获取宝贵的传统文化价值。

庐江南部俗语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文只选取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内容包括惯用语、谚语和歇后语等。所选内容注重区域性,大面积使用和网络广泛流传的俗语不再罗列。

一、惯用语惯用语,顾名思义就是习惯用语,它是口语中运用的一种固定词组,具有灵活的结构和强烈的修辞、感情色彩,用起来自然、简明、生动、有趣。

事物、名称类

茶:用挂面、鸡腿、鸡蛋等招待尊贵客人的一种礼遇叫烧茶,给出嫁姑娘或升学、当官的亲朋送面、蛋等食物叫送茶。

赤膊佬:光膊子。

赤包子:裸体。

大手巾:擦汗、洗澡用的土布手巾。

倒(dǎo)头蛋:灵柩前碗里放的两只鸡蛋。

斛子:果实的核;淋巴结。

礼敬钱:彩礼。

铅各子:硬币。

顺不和子:妯娌。

小忽:男孩。

㈡动作、方位类

补垫子:午睡,又称“打中觉(gào)”。

打包:旧时婴儿睡觉时胯下放一灰袋用布片绑起来,如今之尿不湿。

打爆口:要吐却吐不出东西。

打踢绊:走路时被障碍物挡住,引申为办事不顺畅或身体不适。

打渣汗:打哈欠。

胩(kà)裆:两腿之间私处。

胩(ka)骚不:张开两腿从别人头上过去。

搕拐栗子:用手指中关节敲小孩头部。

老窝宕:后脑勺下凹陷处。

爬麦田沟:亲家双方避开媒人协商儿女婚事。

偷猫饭——未婚夫妻同房。

送粥面:一般指娘家人给做月子的出嫁女送礼。

[1] [2] [3] [4] [5] 下一页

关于我们 | 招商合作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合作伙伴 | 付款方式 | 网站版权及免责申明
皖ICP备15000327号-1 网络实名:庐江民俗文化研究会 庐江民俗文化网 版权所有 皖公网安备34012402000371号
联系人: 庐江民俗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 13856509078 邮箱: ljmsw@163.com 技术支持:魅力庐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