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南方言现象举要
罗河镇店桥中学(231562)李永龙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是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诗句,倾吐了诗人对人生倏忽的感慨和对故乡依恋的深情。诗句里的“乡音”无疑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方言,她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有声胎记,也是最自然、最本质地表现中国多元文化的根基。如今,随着普通话的全面推行和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人员大流动,不少方言已逐渐向普通话靠近,有的甚至已经不复存在。但作为植根于民间的文化形态和文化载体,方言却又有着深厚的民间文化土壤,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改变。因此,我们有必要揭示、研究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一些特有现象,这不仅是文化良性成长的自身要求,也体现了一种人文情怀。
庐江方言因同属江淮官话的洪巢片(以洪泽湖和巢湖为两端的大片区域),相互间说话一般都能够听得懂,但内部语音也存在一些差异,若在庐江地图上以中心为垂足划两条相交的垂线,大致可将其分为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小片,其中心庐城周围则处于四者的过渡区。由于庐南地区与处在江淮官话区与赣语非官话区之间的桐城和处于吴语方言区的铜陵接壤,因而南部方言又自成体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下面在力争不重复其他论文内容的前提下,就本人生活的庐南两个方言片的一些特有现象进行通俗简要介绍。
一、语音特征:语音就是说话时发出的声音。庐南方言片的语音主要特征是:一、卷舌音发音困难,无儿化,音节er均发ao音;二、平舌音z、c、s与翘舌音zh、ch、sh难以分辨,大部分边音l都发鼻音n,后鼻音中的eng、ing基本都发前鼻音en、in;三、仄声发音基本与普通话接近,平声发音普遍偏重。此外,还有如下特征:
㈠声母变化:
1、置换声母,如:家读ga、夹读ga、街读gai、解读gai、下读ha、咸读han、蟹读hai、猪读jū、泉读qián、热读yue、伢读ŋa、庐读yu、乳读yǔ、造读cào等。
2、增生声母,如:安读ŋan、奥读ŋao、爱读ŋai、昂读ŋang、额读ŋe、恩读ŋen、我读ŋo、欧读ŋou、癌读yai等。
![]()
关于我们 | 招商合作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合作伙伴 | 付款方式 | 网站版权及免责申明 |